秉持著「不要等待機會,要去創造機會」信念的康友製藥控股(康友-KY)董事長黃文烈,最近因爆出賣股133張,以及合計申報轉讓1,600張股票予印尼和康友創始股東,竟引發股價大崩盤,連吞10支跌停板,股價從歷史新天價538元,到11月2日已跌到189元,不僅生技股王光環僅是曇花一現,後續股價信心的回復已成黃文烈最大考驗。
電子業出身的黃文烈,沒有創業過,卻憑資源重整實力,實踐「垃圾變黃金」真理,而擁有逾20家的公司。
黃文烈和技嘉董事長葉培城、副董事長劉明雄等人是明新工專的同班同學,早年他也從事主機板業,曾入主磐英,但經營電子業並沒有讓他獲利,反而是買賣、收購3C二手廢棄電子、五金等產品,讓他賺到第一桶金致富,並一路買到大陸國有企業。
出身於苗栗後龍的黃文烈,會從事收購3C二手五金的生意,主要跟他的父親有關。年輕時,他看到父親常常在西瓜剛種下去,長花的時候,就會到西瓜田走一圈,跟農夫買西瓜田,等到西瓜長出來,就找另外一個商人客製化貼紙來買,這個時空差價的利益,影響他十分深遠。
早期黃文烈到歐、美各地買二手3C產品,由於有些3C產品並不是廢棄品,而是庫存品,一樣可以銷售到其它地區,因此賺錢很快,但總沒有「根」的感覺。2003年時,大陸啟動「國退民進」政策,他因緣際會開啟了他經營企業的新契機。
黃文烈表示,收購大陸國營企業最大的好處是,不用擔心訴訟;財報可能虛浮,缺現金流,但資產卻很扎實,且絕大多數淨值都偏低。
不過,收購國營企業並不容易,必須要了解文化,且要能精確判斷收購後的資源整理,是要持續本業發展或轉為資產的處理?
雖然沒有太多經營管理公司的實質經驗,但黃文烈很懂得找適當的人來經營,他授權讓專業團隊透過制度和管理經營事業,自己則只管大方向的策略。
貼紙印刷的自黏標籤貼紙含有背膠,因為包裝的關係,大多採用成捲側放的方式,台灣的高溫環境,不利於自黏標籤的保存,當環境溫度達到25°C以上時,膠性就會軟化,受到重力影響開始流動溢出標籤外,俗稱"溢膠",使用已經溢膠標籤貼紙,可能會讓溢出的殘膠遺留在所有經過標籤紙的路徑上,甚至反過來黏住貼紙的表面上,不僅環境受到污染,也可能導致標籤列印機的損壞。潮溼也會對自黏標籤產生極大傷害,當溼度增加時,紙張就會開始吸收環境中的水份,使得紙張變黃變軟,變黃的貼紙極不美觀,貼在產品上,會降低產品的質感,而變軟的標籤,失去紙張應有的特性,可能會在標籤列印時,發生卡紙或黏標狀況,嚴重時導致條碼標籤機列印頭不當加熱而燒毀。將多餘不需要的部分直接撕除,就可以包裝出貨了。像這樣的機器其實不只能印貼紙,用在 CPR 教學用的口對口膠布薄膜、高週波、鞋面裝飾用的 PVC 材質的膠布印刷,其實也都是由同樣的機台印製。
黃文烈在2003年成功收購廈門某國營企業,並加以整合成為擁有房地產、電子、物業的綜合性集團後,聲名遠播,吸引不少國營企業主動要求被收購。2007年他大舉斥資3億人民幣(當時合新台幣約20貼紙印刷億元),買下安徽六安華源製藥,將事業體延伸至醫藥、輸液點滴。由於在安徽建立口碑,他的事業版圖也拓展至農業等領域,目前大陸知名品牌的蚊香廠,即是旗下公司。
營運表現亮麗的康友,不僅已是大陸第六大輸液製造廠,年產輸液4.3億瓶,從2014年以來,康友也是年年都大賺1個資本額的高獲利模範生,今年前3季該公司EPS也超過9元。
雖然有了穩定的營業基礎,嗅覺銳的黃文烈卻認為大陸輸液的大洗牌,將無法讓康友續保高成長動能,於是他看準人類將面臨糧食不足、食安危機,決定以動物疫苗產業為康友開啟第二個引擎,並將事業領域延伸至東協市場。
2014年上海舉辦的醫藥展,黃文烈結識哈獸研全資子公司維科董事長付朝陽,雙方一拍即合,聯手進軍印尼,鎖定的是禽流感疫苗。
黃文烈說,印尼養雞戶高達8成以上都是華人,其中蛋雞更完全是華人天下,光是一天生產的雞蛋就高達2,000公噸,亦即3,200萬顆,且康友印尼帝斯的股東就是養雞大戶,這也是外界看好印尼廠前景,以及帝斯股東想加碼康友的主因。
只是沒想到轉讓持股竟會變成股價崩跌的風暴,究竟是康友主力出事?還是黃文烈大意失荊州?在經歷10支跌停板的震撼教育之後,這個殘局還是要由他來收拾的!